首页 > 使馆新闻
梁建全大使就乌克兰危机等问题接受《波罗的海时报》主编专访
2022-05-05 15:00

2022年5月5日,驻拉脱维亚大使梁建全就乌克兰危机、台湾问题、全球发展倡议、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北京冬奥会、中拉和中欧关系等问题接受波罗的海地区性期刊《波罗的海时报》(The Baltic Times)主编耶格莱维修斯(Linas Jegelevicius)书面专访,链接:www.baltictimes.com,全文(中文译文)如下:

    

    一、中国没有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为什么?中方是否认为西方的政策也对乌克兰战争负有部分责任?到什么程度?分析人士曾预测,中国可能会利用乌克兰战争的机会打压台湾,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预测还没有实现。您能确认在世界紧张局势加剧情况下,中方不会对台湾使用武力吗?

中国历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处理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国坚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倡导通过政治和外交途径解决危机。中国同俄、乌都保持良好关系,也与美、欧等方面保持密切沟通,致力于为和平解决这一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乌克兰问题有着复杂和特殊的历史经纬,局势发展到今天并非偶然。中方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认为一国的安全不能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地区安全更不能以强化甚至扩张军事集团来保障。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应予尊重。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应当鼓励和支持俄乌双方谈下去而不是打下去,给局势降温而不是火上浇油。当务之急是劝和促谈,早日停火止战,避免平民伤亡,防止出现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长久之道在于各国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坚持相互尊重、摒弃冷战思维、不搞阵营对抗,通过对话谈判,最终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架构。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这同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有着本质区别。我也注意到,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总有一些人将两件不相干的事情扯在一起,借机对中方抹黑攻击,这纯属别有用心。台海局势面临紧张,根源就在于民进党当局拒不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企图改变两岸同属一中的现状,通过大搞“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歪曲台湾历史,割裂台湾根脉。而一些外部势力为了遏制中国发展,纵容鼓动“台独”势力,挑战和掏空一中原则,严重违反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用心十分险恶。我要强调的是,海峡两岸历史同源,文化同根,同属一中。台湾的前途希望在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于实现国家的统一。“挟洋谋独”没有出路,“以台制华”注定失败,台湾终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二、立陶宛政府允许台湾在维尔纽斯设立代表处,这引起了中国的不满和愤怒,但拉脱维亚政府并没有追随立陶宛的脚步。您觉得原因是什么?同时,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台北在里加的“代表处”已经运作了10多年。据我们所知,台湾并没有要求将其地位提升到维尔纽斯代表处的水平。您怎么看?考虑到拉脱维亚和另一个波罗的海国家爱沙尼亚尊重中国的台湾政策,中国对这两个国家的友好程度会有所提高吗(而不是像中立关系那么糟糕)?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和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也是中国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和基础。立陶宛公然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背弃自己在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是造成两国关系困难局面的根本原因。立方应尽早纠正错误,回到一个中国原则的轨道上来,为两国关系恢复和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是最早承认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三国恢复独立的国家之一。30多年来,中方始终尊重和支持三国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作努力,从未做过有损三国核心利益的事情。事实证明,国与国之间只要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切实理解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双边关系就能健康顺利发展。


三、您能谈谈中国和拉脱维亚过去几年的关系吗?两国之间的贸易趋势是什么?疫情过后,中拉合作下一步走向如何?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拉建交30周年。3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政治、经济、人文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2021年,两国贸易额克服疫情影响逆势增长,同比增长10.2%,是10年前的3倍。中方愿进一步扩大自拉进口,促进两国贸易平衡发展。欢迎拉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拓宽优质产品输华渠道。中方支持拉发挥区域物流枢纽作用,新增中拉海运和空中货运航线。中方鼓励和支持中资企业来拉投资兴业。相信疫情过后,双方各层级交往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水平都将进一步提高。


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有何重要意义?

2021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时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这一倡议是在疫情重创全球发展成果的背景下,中方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大公共产品。全球发展倡议坚持发展优先、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八个重点合作领域。倡议以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宗旨,致力于全面对接各类全球、区域、次区域发展倡议和进程,对接国别发展战略,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挖掘新的发展潜力,助力如期实现所有17个可持续发展项目。

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是要推动把发展问题摆到全球合作议程的中心位置,支持国际社会切实重视发展中国家特殊处境,应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和全球发展的新形势,为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凝聚共识、动员资源、采取行动、形成合力。


五、尽管一些国家退出了北京冬奥会,您认为这届冬奥会是成功的吗?许多人担心奥运会期间会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但中国成功控制住了疫情,这是如何做到的?

在中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目标,为世界贡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为深受疫情困扰的人们注入了希望,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近7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约170位官方代表出席开幕式,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中国的支持。我们相信,冬奥期间汇聚起的团结与合作之光必将穿透阴霾和风雨,照亮人类携手前行的未来之路。

北京冬奥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首次如期举办的全球综合性体育盛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最大的考验。中方和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密切合作,采取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通过实施闭环管理保障了参赛各方安全,并在闭环内为各国涉奥人员提供了最大程度便利。

六、在中国被诸多市场排挤的背景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将如何发展?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开放的中国为各国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2021年,在疫情持续肆虐、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39.1万亿元,增长21.4%。事实证明,在全球化的今天,以遏制别国发展为目标的封闭排斥的做法逆时代潮流,损人不利己。

中国历来重视发展与中东欧国家的关系。十年前,中国同中东欧国家联合发起成立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十年来,这一跨区域合作机制聚焦经贸务实合作,坚持开放透明理念,坚持协商自愿原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为参与各方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好处。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不涉及防务安全领域,从来没有地缘战略意图,更无意搞什么势力范围。这一合作有利于实现欧洲整体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加快实现欧洲的一体化。同时我们一直强调中国—中东欧合作要遵守市场原则和欧盟标准,尊重参与方协商一致,合作的共识要向各方开放,合作的成果要惠及各方。新形势下,中方将与中东欧国家共同努力,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回顾总结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历程和经验基础上,探讨新思路、提出新倡议,助力抗疫合作和疫后经济复苏与发展,同时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的合作乃至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七、您认为中欧关系在可预见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中欧关系已经发展了40多年,从一个较小的体量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内容丰富、成果丰硕,造福双方人民,也惠及我们的世界。2021年,中欧贸易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充分说明中欧经贸关系高度互补;中欧班列开行15000多列,为推动国际抗疫合作、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前2个月,中欧贸易额同比增长14.8%,达到1371.6亿美元,欧洲成为当前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反映出中欧贸易的韧性和活力。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欧关系互利合作的主基调并没有发生变化。尽管中欧之间存在竞争,制度上也有差异,但双方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双方不是对手而是伙伴。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有充分理由把关系搞好。双方应坚持对彼此的正确认知,加强沟通协调,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妥处分歧,反对零和博弈和保护主义,推动中欧关系继续顺利发展,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正能量。


八、在反华言论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您是否发现,愿意学习中文的拉脱维亚学生正越来越少?

中国是一个坚持走自己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国家,事实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不仅给中国带来了长久稳定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近年来,意识形态偏见和以遏制中国发展为目标的战略,误导了包括拉脱维亚在内的欧洲国家民众的中国观,这已成为影响中欧关系发展的突出问题。中欧发展健康良好的关系需要双方树立客观、理性的相互认知。希望媒体朋友为此发挥积极作用,本着客观公正立场介绍中国,增进各界人士对华客观认知。

中拉人文交流一直较为活跃,“汉语热”在拉持续升温。疫情前,双方赴对方国家留学、旅游人员逐年增多,互相访演的艺术团组往来不断,营造了两国友好合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尽管疫情给包括学生在内的两国民众面对面交流带来诸多不便,但双方仍保持着线上交流,包括线上汉语授课和每年如期举办的“汉语桥”比赛。相信疫情过后两国人文交流将迎来新的春天。欢迎拉更多年轻朋友学习汉语,了解和传播中国文化,并向中国朋友介绍拉脱维亚文化,为促进中拉友好做出积极贡献。同时,我们也鼓励更多的中国年青人学习拉脱维亚语,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就专门开设了拉语专业,为两国交流合作培养专门人才。


九、您最喜欢里加的哪一点?

今年是我在里加工作生活的第三年,虽然受疫情影响出行受到限制,但并未影响我对这座城市的喜爱。里加被誉为波罗的海“跳动的心脏”,有波海三国中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善的老城,同时这座城市也散发着开放、活力、时尚的现代化气息。我想,在里加的时光将是我人生中一段非常宝贵和难忘的经历。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